您當前的位置 : 首頁 > 新聞資訊 > 小兒推拿培訓課堂 >

花都小兒推拿培訓學校

2021-03-19 10:11 依佳族商學院

小兒推拿常用穴位:下肢部

小兒推拿常用穴位:下肢部

 

小兒推拿常用穴位:下肢部

小兒推拿常用穴位:下肢部

  1、箕門
  【位置】大腿內側、膝蓋上緣至腹股溝成一直線。
  【操作】用食、中二指自膝蓋內側上緣推至腹股溝,稱推箕門。
  【次數】100~300次。
  【主治】小便短赤,尿閉,水瀉等癥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推箕門性平和,有較好的利尿作用。用于尿閉,多與揉丹田、揉三陰交合用;
  用于小便赤澀不利,多與清小腸合用;用于水瀉無尿,有利小便實大便的作用。
 
  2、血海
  【位置】膝上內側肌肉豐厚處。
  【操作】用拇指和食、中二指對稱提拿,稱拿百蟲,用拇指端按揉,稱按揉百蟲。
  【次數】拿3~5次,按揉10~20次。
  【主治】四肢抽搐,下肢痿辟不用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拿、按揉百蟲能通經絡、止抽搐,多用于下肢癱瘓及痹痛等癥,常與拿委中、
  按揉足三里等合用。
 
  3、膝眼
  【位置】膝蓋兩旁凹陷中。
  【操作】用拇、食二指分別在兩側膝眼上按揉,稱按揉膝眼法。
  【次數】50~100次。
  【主治】下肢痿軟無力,驚風抽搐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按膝眼能熄風止痙,揉膝眼配合拿委中治療小兒麻痹癥而致的下肢痿軟無力,
  膝痛及膝關節扭傷等。
 
  4、足三里
  【位置】外側膝眼下3寸,股骨外側約一橫指處。
  【操作】用拇指按揉,稱按揉足三里。
  【次數】20~50次。
  【主治】腹脹,腹痛,嘔吐,瀉泄等癥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、調中理氣、多用于消化道疾患。治療嘔吐,多與推
  大柱骨、分腹陰陽合用;治療腹虛腹瀉,多與補大腸、推上七節骨合用;另外,還與摩腹、捏
  脊等配合應用于小兒保健。
 
  5、三陰交
  【位置】內踝尖直上3寸處。
  【操作】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,稱按揉三陰交。
  【次數】20~30次。
  【主治】遺尿,尿閉,小便短赤澀痛,消化不良等癥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按揉三陰交能通血脈、活經絡,疏下焦、利濕熱、通調水道,亦能健脾胃、
  助運化,主要用于泌尿系統疾病,如遺尿、癃閉等癥,常與揉丹田、推箕門合用。
 
  6、解溪
  【位置】踝關節前橫紋中點,兩筋之間凹陷處。
  【操作】用拇指甲掐,稱掐解溪。
  【次數】3~5次。
  【主治】驚風、吐瀉,踝關節屈伸不利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掐解溪能解痙、止吐瀉,對驚風、吐瀉及踝關節功能障礙有效。
 
  7、大敦
  【位置】足大趾外側爪甲根與趾關節之間。
  【操作】用拇指甲掐,稱掐大敦。
  【次數】5~10次。
  【主治】驚風,四肢抽搐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掐大敦能解痙熄風、對驚風、四肢抽搐有效,臨床常與掐老龍,掐十宣合用。
 
  8、豐隆
  【位置】外踝尖上8寸,股骨前緣外側1.5寸。
  【操作】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,稱揉豐降。
  【次數】20~30次。
  【主治】痰鳴氣喘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揉豐隆能和胃氣、化痰濕,主要用于痰涎壅盛、咳嗽氣喘等癥,多與揉膻中、
  運內八卦合用。
 
  9、委中
  【位置】(月國)窩中央,兩大筋間。
  【操作】用拇食指拿(月國)窩中筋鍵,稱拿委中。
  【次數】3~5次。
  【主治】驚風抽搐,下肢痿軟無力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拿委中能止抽搐、通經絡、常與揉膝眼配合,治療四肢抽搐,下肢痿軟無力。
 
  10、涌泉
  【位置】足掌心前 1/3凹陷處。
  【操作】用拇指端按揉,稱揉涌泉,用兩拇指面輪流自足根推向足尖,稱推涌泉。
  【次數】揉30~50次,推100~300次。
  【主治】發熱,嘔吐,腹瀉,五心煩熱。
  【臨床應用】推涌泉能引火歸元、退虛熱、常與揉二馬、運內勞宮等配伍,治療煩躁不安、
  夜啼等癥;若與退六腑、清天河水配合,亦可用于實熱證。揉涌泉能治吐瀉,左揉止吐,右揉
  止瀉。

催乳師培訓、產后康復培訓、 月嫂培訓班、育嬰師培訓、小兒推拿培訓、早教師培訓就到廣州依佳族培訓學校-包考證、包住宿、畢業考取證書后推薦工作終生免費復學,免除您后顧之憂!咨詢熱線:13922327430(微信同號)


掃一掃了解更多
020-37769105

服務時間:周一至周日 9:00-18:00

日本在线视频在线|人人狠狠综合久久88成人|中文字幕第一页精品一区|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